请输入关键字

这个创新超厉害!3个月的工作一晚上搞定! -ag8网址

2022-03-14

“刷脸进站”“智慧测温”……在成都,我们肉眼可见自己的出行、生活。在科技的助力下,变得更加“智慧”、智能。
去年,成都成为“2021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宜居和包容大奖”全球冠军,科技赋能城市生活,我们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一直以来,作为城市运行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场景,成都轨道主动融入“智慧蓉城”建设加速智慧交通步伐,除了在国内率先推出智慧乘客服务平台等(智慧票务、智慧安检、智慧测温)。这项“黑科技”——接触网悬挂智能巡检系统也在为大家的安全出行实力护航!


熟悉地铁的朋友或许知道,接触网是地铁的动力来源之一。直观来看就是沿轨道上空架设的输电线路,正是它们在为地铁列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接触网悬挂智能巡检系统则通过定时为接触网“体检”,保证接触网持续不断地输出。
这项“黑科技”,只需一个晚上就能完成人工3个月的巡检周期。


成都地铁“黑科技”
两年“体检”数据达1360万份
爬上地铁高架站段的接触网设备,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颗螺丝进行“体检”维护,是接触网检修工的工作日常。作为地铁的动力来源之一,接触网的“体检工作”关乎每位乘客的安全。

“接触网悬挂智能巡检系统上线后,一个天窗点位、一晚上能完成人工巡检3个月的工作量,上线近2年时间里,该系统传回检测数据1360万份。”段豪翔是成都轨道集团下属运营公司接触网技术管理人员。2020年5月,由成都轨道集团下属产研院、运营公司历时11个月联合开发的接触网悬挂智能巡检系统在地铁4号线首次投用,段豪翔和团队负责该系统的设计及运维。


相较于传统人工“体检”,新的“体检模式”采用搭载有接触网悬挂智能巡检系统的综合检测车进行巡视,只要一个天窗点即可快速为成都轨道交通全线网接触网进行“大体检”
“体检”时,综合检测车搭载的34个高清摄像头,作为专业运维人员的“眼睛”,对接触网的状况进行初步检查;巡检系统分析软件可对24项风险点位进行自动识别;“体检数据”传回后,工作人员会进行人工识别,并及时处理。
综合检测车列车顶部搭载34个高清摄像头
综合检测车列车顶部搭载34个高清摄像头

相较于人工梯巡与作业车巡视相结合的传统“体检”,接触网悬挂智能巡检系统只需一个晚上,就能完成一个人工3个月的巡检周期。段豪翔介绍,该系统上线后,成都地铁采取人工巡检与智能巡检相结合的接触网检修模式,为市民乘客的出行安全安上“双保险”
人工梯巡与作业车巡视相结合的传统“体检”

上线近2年时间里,该巡检系统对管理线路全线接触网定位装置、支持装置、附加悬挂及其他关键设备进行检测110余次;累积采集1360万张图片数据,经系统智能识别及人工筛查,及时确保了设备安全。
系统后台页面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智能系统“90后”团队“智”造
“如何在满足刚性和柔性接触网不同设备结构的情况下精确抓拍接触网悬挂设备图像?”
“数量巨大的检测数据通过什么方式传输?”
“怎样实现设备风险点位的智能识别?”
“检测完成的数据如何实现多维度联合分析?”
……

2019年初,平均年纪只有26岁的弓网检测团队积极探索接触网智能化检测技术,联合轨道产投集团产研院共同组建项目团队,推进开展地铁接触网悬挂智能巡检系统研发工作。
没有明确研究方向、研究需要多部门协作……刚开始面对智能化检测技术,一个个难题拦在了团队成员面前。“没有头绪的时候我们就互相鼓励,告诉同伴,多坚持坚持,这些问题总能克服。”
市场调研、编制研究大纲、攻克技术难题、现场设备安装、系统功能验证、形成研究报告……最终,经过团队成员9个多月的不懈努力,2019年12月,成都地铁接触网悬挂智能巡检系统完成成果验收,并在“第二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二等奖


随后,好消息一个个传来——


2020年6月,经四川省经信厅鉴定,成都地铁接触网悬挂智能巡检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1年,成都地铁接触网悬挂智能巡检系统顺利投入到设备运维最前线,巡检系统经过功能验证和实际运用的考验,补全了弓网检测体系的检测盲区,形成了多维度联合分析的数据运用模式
当前,成都市大力推动“智慧蓉城”建设

创新运用大数据、5g、人工智能、

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手段

不断运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

努力提高城市宜居性、包容性、安全性



作为城市运行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场景

成都轨道将继续

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

加快打造智慧防疫、智慧交通等应用场景

搭建实时感知、全域覆盖的

城市运行生命体征体系

筑牢市民安全便捷出行“第一防线”

一起期待未来更便捷的出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