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1
今天,是伟大祖国的72岁生日,举国同庆,盛世中华!
看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热血澎湃!祖国母亲,以繁荣和强大给我们深深的自豪感与安全感!大街小巷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今天的成都地铁,依然在守护大家的出行。
清晨,13条线路的列车陆续发出,开启全新的一天,成都地铁元气满满踏上第十一年的征程。
成长在祖国大家庭,今年11岁的成都地铁,以十一年成长与脱变,献礼祖国母亲华诞!
01从不适合修地铁到558公里
2010年9月27日清晨,满载着蓉城人民美好期盼的地铁列车,从成都地铁红花堰车辆段驶入隧道一路向南,开启了成都地铁时代。
资料图
在2010年之前,专家说,成都不适合修地铁。所以,从0到558公里,成都地铁走过了披荆斩棘的十一年。
因成都地质层是富水砂卵石地层,不适合修地铁,便有了跨领域、跨专业和各个部门、机构合作,经历上千次勘探、实验后,发明的全球首例土压平衡盾构掘进及相关技术,取得了国家认证专利,首次攻克世界难题。
要尽快把地铁带到成都更多的地方,就要把建地铁的速度提起来,成都地铁把目光转向了黑科技——bim技术
建设条件复杂的成都地铁2号线,捧回了工程界的“奥斯卡”——詹天佑奖,中国土木工程领域的最高奖项。
在攻克地铁5号线建设难题的同时,成都地铁还创下了国内首次盾构下穿运营铁路“零沉降”的纪录、攻克了“复式交分道岔零沉降控制”施工的历史性难题。
地铁9号线攻克了三线换乘站孵化园站这个难题(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史上建设难度和既有线改造体量最大的站点之一),实现了既有线安全运营与新线建设同步平稳推进。
10号线二期工程,创造了全国轨道交通建设史上,第一次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长距离穿越“机场停机坪”与“滑行跑道”的地铁建设奇迹。
18号线穿越龙泉山脉,攻克了全国最长地铁山岭高瓦斯隧道——龙泉山隧道。
时间来到2020年12月18日,成都轨道交通五线齐发,线网运营里程达558公里!10年时间,从无到有,从线到网,从“开头难”的摸索前进,到5线齐发的“轨道速度”,成都轨道交通前进的脚步并未停下。
2021年8月23日,成都轨道交通在建线路全部进入盾构施工阶段。目前,成都轨道交通正在推进的第四期建设规划共8条线路176公里。
十一年的披荆斩棘之路,织就了558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成都轨道交通一路走来遇见的难题,啃过的“硬骨头”,也成为了向下一个目标——850公里,发起冲刺的宝贵经验!
02从“新手”到全国轨道交通第四城
从14万乘次到700万乘次
2010年成都地铁1号线开通初期,日均客运量约14万乘次,年均客运量5400万乘次。
2021年4月30日,成都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再创新高,达722.43万乘次。
十一年过去,成都的地铁线路,已经从1条线发展成13条线,截至2021年6月,成都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累计突破70亿乘次!
从8分30秒到2分钟
2010年,成都地铁的行车间隔有8分30秒。
到2021年,成都地铁构建了“cocc occ”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线网运营调度模式,形成了基于线网、线路、现场的三级调度指挥体系,精细化调图超50次,线网最小行车间隔压缩至2分钟,位居全国第三。网络列车运行图兑现率达100%,网络列车准点率达99.99%,高可达、高覆盖、高效率,不堵车,更环保。
从3.2%到50%
2010年,成都人出门大多靠公交或者开车,地铁出行分担率仅3.2%。
到2021年,成都城市轨道交通开通运营里程达到558公里,中心城区“5 1”区建成区内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100%,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0%,绿色出行分担率达到79%……地铁出行分担率已占到成都市公共交通出行率50%以上!
“轨道、公交、慢行交通”三网融合的绿色交通出行体系,在提升通勤效率的同时,更多的成都人绿色出行、体验城市、体验生活,实现城市交通向绿色、低碳转变。
从纸质票到“刷脸”
2010年第一次坐地铁的人往往很迷茫:怎么坐地铁,咋个买票?
2021年9月1日,成都地铁“智慧票务”正式上线,成都地铁可以刷脸乘车了。
截至目前,成都轨道交通已开通13条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达558公里,车站数目373座,换乘站46座,线网发展指数、效率指数、服务指数、安全指标等各项关键运营指标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十一年时间,对成都轨道交通而言,打造一个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除了快速拓展延伸的城市轨道线网,也包括面对不断刷新的客运量,必须不断提升的精细化运营保障服务。接下来,成都轨道交通将对标学习先进城市,在管理服务上进一步做精做细,让市民对成都地铁从信赖变成依赖,让“成都地铁、生活一脉”成为公园城市生活方式的“最优解”和“必选项”。
03从交通工具到公园城市社区
2010年,成都地铁1号线开通的时候,赶新鲜的市民乘客看到了能在地下跑的“火车”。当时地铁都没普及,鲜少有人想过将来会住在交通站点上。
2021年9月,山姆会员商店落子成都双凤桥tod。这些年,tod在成都人的讨论话题中,已经从tod是什么,变成了哪个tod修到哪里了、哪个tod开盘了摇号了,哪个tod又入驻什么品牌了……
2017年以来,成都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为指引,做出大力实施tod综合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功能复合、站城一体、产业优先、生活枢纽、文化地标、公园社区”为目标,成都tod努力打造“人城境业”高度融合的公园城市活力社区。截至目前,成都已启动实施21个tod综合开发项目。
在此基础上,“为城市青年提供稳定、方便而有颜值的租住生活”——9月27日,成都轨道集团发布“今年将在 tod项目内启动实施100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重磅消息,相关项目将以“高效生活圈”为理念,在tod项目打造青年潮流品质住房,同时复合居住、商务办公、综合商业、公交系统等,形成具有完备城市功能的“mini”城市,减少跨生活区的交通需求,充分体现“人城产”和谐相处的城市发展理念。
从2010年到2021年,十一年时间,成都地铁也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引领城市发展格局,契合城市发展理念,一个tod项目就是一个公园城市社区,成都轨道交通正在发展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04从站点到生活圈
2010年,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共十几个地铁站,在最南边的世纪城站下了车,出站对穿一个小区,就能看到当时展览众多的新会展展馆了。
2021年7月23日,成都轨道首个自营商业体——世纪城·上闲里tod主题商业街正式亮相。这以后,工作日你总能看到从世纪城站下车的上班族们,在这里排队买包子、买咖啡、买汉堡……各式各样的早餐;中午这里也人声鼎沸,周围的上班族们在这里就餐、午休;下班时间到,上闲里的生鲜超市人来人往,顺便买点菜回家,成为了不少上班族的选择。
十一年过去,地铁站点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9月22日,成都轨道交通新型商业消费场景——“minishop蓉合”在世纪城·上闲里tod主题商业街举行发布仪式,越来越多新的生活场景,走进地铁,融入市民乘客的通勤之旅。在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里,在地铁通勤途中就能解决越来越多的日常需求,以前一个普普通通的站点,正在变成你我的生活圈。
今天是国庆节,你或许在用镜头记录祖国的大好河山,定格美好风景;或许在回家路上,一路奔向团聚;或许仍坚守在岗位上,守护繁荣与安定……
今天,不管我们在哪里,在哪段旅途中,都会对祖国说一声,亲爱的祖国,生日快乐!
接下来的征程中,我们将继续阔步前行。成都轨道交通也将用拼搏战胜艰难险阻、用初心照亮逐梦征程,持续为幸福美好生活贡献轨道力量,谱写轨道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