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9
9号线登上央视啦!今天11:00左右cctv2播出的《正点财经》,对即将开通的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中西部首条全自动运行轨道交通线路进行了报道。这条浑身“黑科技”的线路、与众不同的9号线列车,乘坐起来是什么感觉?今天,就跟随地铁君的脚步,一起来体验9号线的“黑科技”。
今天,我们去到的是武青车辆段,这里是9号线列车之家。在试行线上,我们见到了今天要体验的列车。
9号线初期配属25列a型电客车,采用6动2拖8节编组形式,设计最高运行速度100km/h。
9号线列车是怎么工作的?我们来看一看。首先,“嘀”的一声,“开机”!车厢内光线越来越亮,它从“沉睡”中醒来。
当显示屏发生变化,车内响起一段轻音乐,这是列车即将开始工作的“前奏”。
大家可以看到,9号线的列车开始一系列的自检,然后是列车待命。
在9号线的车厢里,还有“控光装置”。如图所示,这个装置当它感觉环境变暗,便会自动调亮灯光。
而这些,只是肉眼可见的9号线亮点,9号线的“黑科技”还在很多你看不见的地方,它们全方位为您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从9号线的车身外观来看,和其他线路好像没有太大不同。但9号线采用了目前国际最高自动化等级(goa4)的全自动运行系统,“黑科技”贯穿整个线路,全方位保障市民乘客的安全出行。
车辆系统
9号线车辆可在车辆专家工作站实现对列车牵引、制动、辅助系统、空调、走行部、旁路状态、车载网络、车辆自检等信息实时远程监控;同时具备对列车远程操作功能,包括远程设置车辆参数等非安全远控功能及远程蓄电池升弓等安全远控功能;还可以在车辆运维工作站实现在线监测。
信号系统
具有十余项配合全自动运行模式的新功能,并可在ats工作站实现对列车的远程控制。场段综合自动化管理系统(mdias系统)具备全自动调车、全自动洗车及车辆检修计划智能管理功能。
通信系统、综合监控系统
9号线设置了主备控制中心,主备控制中心信号系统与各核心系统交叉互联,进一步增强接口可靠性。控制中心增设乘客调度工作站,可接听乘客紧急对讲,远程下发列车广播,以支持车上乘客事务的远程处理。区间联络通道门、人防门状态接入综合监控系统,并增设摄像机辅助进行视频监控。
简单说,如果列车上出现突发情况,请市民乘客不用惊慌,工作人员可通过远程操作进行处理。
站台门系统
9号线站台门采用安全性、可靠性更高的设计方案和设备选型。红外光栅障碍物探测结果接入站台门安全回路,信号开关门控制指令采用两路独立的冗余控制回路。新增站台门与信号系统通信接口,实现滑动门与列车车门之间对位隔离功能。
简言之,如果某个屏蔽门出现故障,下趟车到站时该屏蔽门及对应的车门都会自动保持关闭状态。
在运营场景方面,结合全自动运行系统设计和成都地铁运营实际情况,9号线一期工程按正常场景、故障场景、应急场景三个方面,归纳出68项全自动运营场景,为运营管理和应急处置提供了依据。
作为成都地铁第一条全自动运行轨道交通线路,成都地铁按照“场景研究-联调验证-场景演练”的工作主线完成系统建设和调试任务,全面建成全自动运营管理体系,探索出了全自动运行线路筹备和运营管理的成都模式。
在9号线,创新设置了车辆运用检修工、工程车运用检修工、场段运用调度三大复合岗位。
新增车辆调度和乘客调度岗位
其中,乘客调度是专门为9号线全自动运行新增的岗位。
乘客调度主要是负责9号线全自动列车上的客服工作,包括乘客紧急对讲的接听以及负责既有线信息调度的工作内容。
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是我国中西部首条全自动运行轨道交通线路,线路全长22.18km,共设车站13座。
工程站名图,仅供参考
目前9号线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作为成都首条全自动运行轨道交通线路,它必须接受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开通运营之后才能全方位保障市民乘客的安全出行,让我们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