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3
塔吊在线监测,深基坑在线监测、手机端工程质量巡检和现场监管,智能数据系统排查隐患与危险点并发送预警信息,智能wifi安全教育,bim-vr技术身临其境……这不是创意虚拟画面,而是双凤桥站tod项目智慧工地施工现场的真实场景,也是tod首个bim 智慧工地综合应用项目。
双凤桥工地位于武侯区簇桥主城区,施工作业空间有限,对噪声控制、扬尘控制、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要求极高,建设标准高、施工难度大。而“bim5d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正是一剂良药,它全方位覆盖了工程的各环节、各角落,通过ai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了项目管理全过程数字化,相当于给工地装了一个“智慧大脑”,让工地变得“聪明”起来。
指挥大型机械 让“铁臂”配合默契
施工过程中,大型机械的使用效率是影响进度的重要一环。“我们利用bim技术三维模拟大型机械作业,进行塔吊布置检测,优化塔吊的布置位置。”项目技术人员介绍,作业现场安装了‘塔机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吊钩载荷重量,自动分析塔机数据信息,及时进行碰撞风险提醒。通过多指标多维度的呈现和分析判断,指导塔机的合理使用,有效避免了塔吊碰撞、起吊超重、违规操作、指挥不明等塔机常见事故。”
综合建模 方案优化到每根管线
在传统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孔洞未预留、机电、设备管线安装时发生碰撞等问题,只能在墙体、楼板上再次开凿,安装管线时相互交叉还会减少楼层实际使用空间。而bim模型可以提前对建筑物进行综合建模,设计最优管线排布方案,在三维模型中直观显示各个位置的预留孔洞。在工程前期解决了管线“打架”的问题,保证管线布局的合理性,有效避免了施工返工,提高效率。
安全管理 一部手机随时掌控
为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项目采用了多种新技术强化安全保障。利用虚拟空间bim-vr技术让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事故案例沉浸式和互动式的体验,提升安全教育效果,增强安全施工意识。
项目部现场安装了6个球机,96个枪式摄像头,做到了无死角全覆盖,在日常施工作业中,利用现场环境监测仪、塔吊监控等智能硬件即时采集数据,通过数据决策系统自动将安全预警信息推送到现场负责人的手机端,从而提醒现场人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通过手机,无论身在何处,管理层可以随时查看现场作业情况。带有ai识别功能的摄像头,自动抓拍没有正确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人员,通过延时摄影,可以记录本项目的整个建造过程。目前,工程建设正在快速有序推进,这个“智慧大脑”的全方位深度应用,让项目施工现场更安全,建筑品质更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