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7
2月22日,现场劳务人员7321人
2月23日,现场劳务人员8890人
2月24日,现场劳务人员11130人
2月25日,现场劳务人员12848人
2月26日,现场劳务人员14972人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成都地铁382个工点陆续复工,谱成一曲磅礴的建设“交响曲”。
6号线
6号线作为成都轨道交通在建的最长线路,在保证防疫措施全面落实的前提下,研究细化工筹,优化施工方案,确保方案最优、风险最小,全力抢回疫情耽误的时间。
1、各工区详细排出每道工序的时间节点,细化到每天,一天一对照,避免返工现象出现。
2、针对本标段附属结构点多面广、工序转换多、交叉作业多等特点,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积极组织好返工及新上场工人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3、配强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比如土建12标积极从其他项目部抽调业务能力强、抢工经验丰富的生产副经理、工区经理、技术副经理、安全总监、测量人员等充实到项目,所有人员分工、分片区、分任务,各司其职,确保管理人员充足。
4、坚持“5 2”“白 黑”施工,所有项目每天开早会,各工区每天开收班会。沟通不过夜,把时间用足,把空间占满。
8号线
目前,382个工点已经获得复工通知书,总体复工取证率100%
8号线一期,在取证后仅仅72小时后,供电系统即正式进入元华车辆段供电施工现场,各项工作全面启动,迈出了2020年机电施工的第一步,为确保在2020年3月中下旬实现元华牵引所35千伏高压送电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8号线分批次返岗杜绝一刀切,从最紧急重要的工序下手开动!
8号线机电标制定“三批次返岗方案”:
1、第一批次返岗人员为一直在成都市区域内生活的人员,并按要求办理成都市统一规定的健康情况申报卡、五色卡即可返岗。
2、第二批次为四川省内成都市外人员。
3、第三批次为四川省外非疫情较重地区人员。
返程方式采用自驾、包车等形式,采用家——工地一站式方案,确保疫情防控安全。
工人们以饱满的热情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全力推动项目剩余工程施工进度。同时,针对重难点工程、关键工序,项目部科学组织、稳扎稳打,吹响节后复工的“集结号”,为做好项目2020年收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四期规划线路快速进场,地铁蓝版图再扩大。单工地单日最高出土量一万余方!
19号线
为了确保全线首台盾构能按时顺利始发,19号线二期天府新站开足马力,一马当先,已经率先实现基坑见底,并开始结构施工。该线负责人罗杰表示:“截至2月25日, 19号线二期全线新建的11个车站中已有10个打围进场施工,8个区间风井也全部进场,作业人员已到位2021人,全线建设已全面铺开。”
不仅如此,车站和区间均采用明挖法施工的温家山站土方开挖也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目前已出土49.4万方,占土方总量的52.1%。作为一个车站来说,每天出土700多车次,一万余方量,这在整个成都轨道建设中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场面非常壮观!
19号线二期只是整个第四期规划线路建设中的一个缩影,其他线路也同样铆足了劲儿!
1、13号一期工程相继完成老马堰站、七里沟站、瑞星路站、三官堂站、静居寺站、新南门站、文翁石室站、公园大道站等站点的一期土建施工打围,迅速开展场内绿化迁移和设施拆除等前期工作。
2、10号线三期陆续完成人民公园站、红牌楼站打围工作。
3、17号线二期完成五桐庙车辆段正式打围,高洪村站、机车厂站、人民塘站、二仙桥站4个站点临时打围,迅速进行绿化迁移或管线迁改等前期工作。
成都轨道集团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线行”,给广大劳务人员吃了一颗安全“定心丸”,为成都轨道交通复工复产提供了强大“助推器”。
多措并举 情暖一线万千人心
1、专车接送 你返岗我买单
“只要能联系到具备返岗条件、愿意返岗的劳务人员,回来的事情交给我们。”为早日推进复工复产,成都地铁6号线6标项目部提前筹划并制定专车接送劳务工人返岗实施方案,配合工人在当地开具健康证明,返岗后工人可直接上岗。“采取这种点对点返岗措施有效控制了返岗途中感染,为疫情期间返岗复工提供了强有力的重要保障。”业主代表张斌说。截止2月26日,成都地铁6号线土建6标项目已有97名工人和32名施工管理人员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所有复工人员都经过全面排查。
2、豪华单间 返岗住宿“福利好”
人回来了,怎么住是个大的问题,是打赢防输入、防交叉的关键!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在人员归位前,督促全部在建工地增加临时隔离房间数量。项目部通过修建临时板房、租赁集装箱房、改造现有用房等方式方法,坚决确保省外劳务人员返岗后单人单间居住隔离。
“我们的新进场的省外人员全部采用单人单间的形式隔离观察。项目部总共设置了4处隔离区,管理人员隔离区设在项目部生活区二层板房端头,共4间;劳务人员隔离区共有82间,分三处设在新鸿路站、玉双路站、牛王庙站车站附近,方便上下班两点一线的接送。隔离区安排专人送饭,每天由专职卫生员对隔离人员测温两次,每天对房间进行消毒2次。”6号线土建10标项目经理王长江说。
3、进场三步曲 一个都不能少
劳务人员抵达项目部,在进入施工现场前,需完善三个步骤才能正儿八经返岗!一是进行测体温、消毒、登记,并现场填写《建设项目员工健康情况申报卡》、《个人承诺》和《新型冠状病毒期间个人行为承诺卡》;二是分批次进行安全交底和疫情防控交底培训,经防疫及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人员将发放防疫教育上岗证,确保人员到位、人心归位;三是通过“面对面”核查和 “疫情防控行程查询助手”核查的双核查方法确定返岗人员身体健康、近14天未外出信息无误后,将返岗人员信息录入“智慧工地”系统,才可正式进入现场施工。
4、管家式服务 打好后勤保障战
疫情防控,企业和单位食堂是重中之重。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要求全部在建项目复工后全部采取盒式分餐、分批分散就餐方式,并加强食堂区域、住宿区、施工区的消毒杀菌,确保后勤保障到位。
成都地铁6号线系统3标办公室主任李海燕每天一早兜里揣瓶小消毒液往驻地跑。她负责项目所有人员的生活物品采办任务,细针密缕的为大家安排一日三餐。复工后,项目人员从40人陆续增加至80余人,为确保复工稳妥有序开展,员工住宿、饮食成了她最牵挂的事情。“我一早睁开眼就在盘算消毒水还剩几瓶,大米蔬菜还够吃几天”。2月19日,眼看着劳务人员也将分批次返岗,项目口罩库存远远不够,为了提前做好准备,她一口气给上百家口罩生产厂家逐一打电话确定库存,确保能买到安全、达标的口罩,她说“作业人员奋战在一线,我们后勤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5、武装到位 人人都是阻击手
“务必确保返岗人员个人防护到位!”这是成都轨道交通对所有复工工地念的“紧箍咒”!防疫期间,所有作业人员均须按标准佩戴、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一方面积极协调建立疫情防控物资多采购渠道,另一方面向市国资委、市经信局报告,协调保障复工防疫物资基本需求。目前轨道交通各项目防疫物资储备至少满足一周的使用量。
40岁的罗彬是混凝土工班的作业人员,主要负责混凝土罐车卸料,在成都地铁建设一线已经战斗了一年有余。他是2月20日下午乘坐项目部的接车大巴回到8号线轨道标江安基地的。此前因为疫情的关系,正值壮年的罗彬在老家资中县城度过了一个忐忑的春节。“说句老实话,我是家里的顶梁柱,家中有5口人等着吃饭。”他既盼望复工,又担心被感染。
回到项目部后,罗彬感受到了一系列的疫情防控措施,让他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上车前就发了口罩,到了工地后,我们先测体温,还发现办公区、作业区和宿舍都天天消毒。上班下班简直是军事化管理!待在工地,我现在觉得很踏实、很巴适!”他感叹。
如此庞大的返岗人数,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成都轨道集团“两手抓、两不误”。5天时间,一线劳务人员数量翻了一倍!预计到2月底,在建线路的劳务人员将突破2万人。他们正开足马力,为成都轨道加速成网争分夺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