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今日,车站、列车已消毒...... -ag8网址

2020-02-15

白口罩、黄雨衣、黄色橡胶手套、背着绿色喷雾器……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成都地铁多了一群——装备独特的“消毒员”。

疫情发生至今,医护人员坚守一线,成都地铁的“消毒员”同样一直坚守在一线。成都东站地铁站的“消毒员”童绍清,每天负重近20公斤,行走8小时为5000平米的车站进行反复消毒,一天喷洒8桶消毒液。成都地铁的“消毒员”们,每天都在为这座城市的公共交通安全,默默努力。

一天9次消毒

从早上6时开始

2月12日,清晨6时50分,童绍清准时来到成都东站地铁站内接班。值夜班的同事刚刚完成一天的第一次消毒。

测体温、佩戴手套、戴口罩……是童绍清每天开工前的“规定动作”,这些以前从未接触的“繁琐”流程,现在已经被他牢记于心。“先保证自己安全,再去服务他人,不给他人找麻烦。”

童绍清来自四川仁寿县,他从2018年入职,在成都地铁干了1年多。时间不长,但他对成都东站地铁站的情况却早已了然于心,这让他喷洒消毒液变得格外得心应手。

他带着口罩、橡胶手套,穿着橙色雨衣,背着蓝色喷雾器刚刚开始今天的消毒工作。

“车站每2小时消毒一次,从早上6时至晚上22时,一天消毒9次。”

早上6点地铁开通前,工作人员不仅要对站内设备进行调试,第一次消毒也从这时候开始。

车站消毒,从闸机、安检机、售票机到安检人员休息区,面面俱到却又各有重点。童绍清在喷洒消毒液过程中,碰到电梯内的扶手、按钮,闸机进出站刷卡位置,安检机传送带等部位时,他都习惯性驻足,进行重复喷洒。

“这些地方乘客接触最多最频繁,要重点照顾一下。”

童绍清说,他能做出这样的判断,与公司规定有关,与他之前打扫卫生也有关系,平时打扫卫生这些地方也最容易脏。

“为什么现在才消毒?”当童绍清再次行至地铁7号线站台上作业时,乘客龙先生提出了疑问。

成都东站每2小时消毒一次,10点已经是地铁站第三次消毒,龙先生说:“今天是我节后第一次坐地铁,也是第一见到消毒人员,之前在网上一直看到说地铁每天都要消毒几次,现在看到了,也放心了。”


1人负重20公斤

日行8小时

车站消毒,除了这些人员频繁接触的地方外,消毒的另一个重点是垃圾桶。

“垃圾桶容易滋生细菌,并且垃圾桶内的垃圾也有可能是病毒携带者扔的,所以垃圾桶一定要消毒的。”

或许是因为喷雾器太重,童绍清重新调整了一下喷雾器肩带。童绍清背着的喷雾器一桶容量为16升,加上喷雾器自身的重量,他的负重大约在20公斤左右,他背着喷雾器走一个小时,才能完成整个成都东站地铁站内的消毒工作。

而这样的工作,对于童绍清来说,他每天要重复8次,每次消毒完成后,都是满头大汗。

“消毒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在童绍清看来,消毒的过程虽然一遍又一遍的在重复,但他却不敢有丝毫懈怠,每次消毒前后,他都要把手洗干净。从年前消毒工作开始,他便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工作,20多天的时间里,默默坚守在岗位上。

成都地铁的消毒却不仅仅如此,除了一天9次消毒以外,单程票每周也将进行三次消毒,分别是每周二、五、日进行,同时日常工作中,如果某个闸机的单程票满了,取出时也将进行消毒。而对于乘坐高铁动车到站的铁路乘客,地铁在南北两个进站口各安排数名工作人员,对于没有戴口罩进站的乘客进行劝阻。

同时,车站24小时开启全通风模式,对电扶梯、自动售票机、卫生间等公共区域以及单程票的都进行清洗消毒。疫情防控期间,确保地铁站内电扶梯扶手、自动售票机、座椅、闸机等区域及设备设施的清扫与消毒每日不少于4次;针对客流较大的重点车站,每2小时进行一次清扫与消毒。

除了地铁车站的消毒外,地铁车厢内,每日也将进行最少2次消毒,并在车厢内粘贴消毒提示及日期

温馨提示:

今日列车已消毒

这些天进入地铁车厢,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标识。防疫期间,成都地铁对车站、车内的消杀十分重视,这样一张消杀记录标识,让乘客在搭乘地铁出行时,多了一份安心。

而这一张张标识怎样才能贴上去,是个严谨的过程。


徐小龙 运营一分公司车辆检修二车间 车辆检修工


2月8日,3号线一辆列车行驶到锦水河站时出现了小故障,接到故障上报后,徐小龙提着工具包立即搭乘地铁赶往植物园站接应列车。如果那天你也在搭乘地铁3号线,那个穿着蓝色工装和你擦肩而过的地铁检修工说不定就是徐小龙,他在人群中穿行甚至逆行,只是为了排除故障,保障运营,让每一位乘客都可以安全出行,安全回家。

这是一名车辆检修工的日常工作,在疫情期间 ,徐小龙的工作又多了一项:为细心检查车辆,并张贴消杀标识。


消杀巡查

夜行30000步

结束了一天的运营,列车陆续回到了车辆段,徐小龙正线驻站的工作也接近了尾声,但他的另一项工作也随之开始了。

夜里1点多,梳理完一天的工作后,徐小龙要开始配合保洁人员对所有列车进行消毒。每到这个时候,他的“作战武器”就从工具包变成了双面胶、改刀、笔、日期牌、对讲机、手电筒。

带着这些工具,他每天晚上要跟着保洁人员给列车消毒,消毒结束后,他还要逐一打开空调,增加通风,避免第二天车厢有刺激性味道。

巡查车辆最多的一个晚上,他硬是把20辆列车来回走了两遍,一晚上的微信步数就达到了30000多步。

“仔仔细细检查完了,我才能张贴消毒标识,‘今日列车已消毒’那几个字要写得问心无愧,踏踏实实。”

这样一套防疫工作做完基本上凌晨三四点才能完工,一个夜班上下来,徐小龙交班后就只想赶快睡觉。回家后,煮一点家里囤的方便面,吃过后他就开始休息,等到下一个夜班,他又会精神百倍地准时出现在岗位上。

对于防疫期间的工作,徐小龙说:“以前觉得喷洒消毒液杀毒就是喷一下就好了,现在真正做了这个工作才发现,喷杀、检查这些真的是很繁琐的工作,每个细节都要检查,需要极大的耐心。认真对待这份工作,同时也是对乘客负责,保证列车的清洁、卫生,乘客出行时也更加安心。”


在人群中

和故障正面交锋

今年26岁的徐小龙是一名党员,退伍后进入成都地铁工作成为一名车辆检修工,在基层一线工作的过程中,徐小龙始终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面临工作中的困难时,他总是冲在前面,这次抗击疫情也不例外。

原本打算在今年春节时休假,回老家陪爸妈,但突发疫情,他主动请缨到正线驻站。疫情当前,不比往常,正线驻站要在车上、站内穿行,处理突发故障,接触的人员更多更繁杂,风险更高。

“我是党员,现在是需要我冲锋的时候,越是危险的地方越需要我。”

在正线驻站时,他需要时刻准备着,只要手里的800兆对讲机响起,他就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

在正线驻守时,在人群里穿梭,心里紧张吗?

“你说武汉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紧不紧张?面对这个情况,身上的责任已经打败了恐惧。我看了那个让党员先上的视频,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我是党员,我有义务冲在前面,现在想的就是认真处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就是我的战壕,我要守好。”


其实,为了保障站内和列车的清洁卫生,还有无数个和徐小龙一样的成都地铁人,在防疫一线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共同战“疫”,愿我们能早日战胜疫情!


文字/闫宇恒(红星新闻)、华靖

摄影/李勇

网站地图